• 记忆

  • 状态:高清
  • 类型:访谈
  • 主持:李百万 李连生 郑保民 杜德夫
  • 年代:2016
  • 地区:内地

简介:根据真人真事编写。 主人公于长水是京西山区沟北支局的投递员,他生长在贫苦的农人家庭,八岁上就给田主放羊,深知阶级苦。父母亲都是老共产党员,幼年时代的于长水,经常深夜和母亲一路去送鸡毛信。在革命的斗争中,在父母的教育下,他从小就懂得,只要革命,才有前途!这天,他遇到了一封“瞎信”,是一名女工寻找失散了二十多年的父亲的。信上的地址写得不详细,多方投递无效,组织上把这个使命交给了于长水。他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,任劳任怨,四处查寻,终于在群众的帮助下,找到了收信人,使他们父女得以团聚。于长水领会到广大山区群众迫切希望看到当天的报纸,领导也早提出缩短投递时间,解决看到当日报的问题。可是用甚么法子来加速投递速度呢?有人主意添两小我,而于长水想到的是毛主席的教导,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,看我们敢不敢承担。他首先要求增长40里的投递使命,同时还建议,把别的的两条线路合成一条。这样,不但能够节省一小我,削减60里的迂迥路,而且还能够让一个工地和两个公社看受骗天的报纸。新建议在全部职工大会上提出后,深深地吸引着朋友们,只要思想比较守旧的老邮递员老王否决,两边展开了激烈的争辩。初中毕业后来邮局工作不久的小秦,颇有青年人的热情和干劲,坚持要走这条新线路。他降服难题,坚持走了一个时期。但由于他对邮递工作和新线路认识不及,缺乏现实工作的锻炼和考验,在大雪纷飞的严冬季候,他摔伤了脚,不肯再走这条线路。老王又以此为理由继续否决。这时于长水自动提出和小秦调换线路,自己来挑这副担子。党支部批准了他的要求。在新的线路上,他以顽强的革命意志,降服了重重难题,新线路不但被他坚持走下来,而且又向前成长了,把原来不包孕在他线路上的东山大队,改成了直接投递。群众关怀地问他:“老于,整天两端摸黑的,不累吗?”于长水回覆说:“趁着年轻,给革命多干点!”他的模范行动,使小秦和老王找到了自己的差距。在评选五好职工大会上,朋友们一致推选了于长水。连老王也果断表示要革命化,要向于长水进修,全局掀起了向于长水进修的运动。于长水的工作16年如一日,他踏遍了全县西北部的一马平川,深受山区群众的爱戴。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
--== 选择主题 ==--